我國稅收體系之流轉稅
126 2021-12-09
從目前來看,我國稅收體系主要由三大類別構成,分別為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行為稅,涵蓋18個稅目、4項稅費。本文將重點分析什么是流轉稅和所得稅,其中包括稅收體系中最重要的稅種——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流轉稅”吧。
“流轉稅”面面觀
第一大類別是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三類。
具體來看,所謂流轉稅,又稱流轉課稅、流通稅,是指以納稅人商品生產、流通環節的流轉額或者數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營業額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物,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三類。
流轉稅的特點是,一方面,計稅依據明確,以商品、勞務的銷售額和營業收入計稅,一般不受生產、經營成本和費用變化的影響,可以保證國家能夠及時、穩定、可靠地取得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覆蓋范圍較廣,既包括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產品銷售收入,也包括第三產業的營業收入;既對國內商品征稅,也對進出口的商品征稅,所以稅源十分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流轉稅中包含我國的納稅“大頭”——增值稅,而增值稅也是和居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稅目。
從增值稅的名稱便可以看出,所謂“增值”,就是某個貨物經過轉手再賣,價格較之前漲價,產生了增值部分,增值稅便是針對漲價(增值)部分所征的稅。增值稅的征收方式比較簡單,一般是采用增值稅=增值金額*增值稅率的計算方式得出。
就增值稅的稅率而言,不同的行業對應著不同的稅率。一是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稅率為13%。二是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等,稅率為9%。三是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6%。四是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
另外,流轉稅中還包括我國稅收的另一個“大頭”,那就是消費稅。所謂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它是價內稅,作為產品價格的一部分存在,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通常,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費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在特定的環節征收的一種間接稅,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需要繳納消費稅。具體來看,消費稅的稅目包含如下:煙、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成品油、汽車輪胎、小汽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等。
當然,消費稅也存在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納稅人自產自用的應稅消費品,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不納稅。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委托方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所納稅款準予按規定抵扣等。
那么,既然已經征收了增值稅,為什么還要征收消費稅,兩者有何區別?
其實,這是國家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的結果。增值稅和消費稅都屬于流轉稅,增值稅更具有普遍性,而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收的一個稅種。
以上就是小編對我國稅收體系之流轉稅的講解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財稅的小知識,歡迎大家關注小編,小編會持續更新的。